首页 >文化 > > 正文

【原】中国需要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吗? 天天速看料

2023-05-31 11:02:30 来源:个人图书馆-新用户7261osYC

编者按:中国的心理咨询师职业如何定位?中国心理咨询师行业如何发展?中国心理咨询师的事业前景如何?很值得讨论和探索。你的见解是怎样的?……请告诉大家!

人社部自2017年起不再组织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意味着国家层面暂时并不需要这样一个职业。

然后随后,也许这个证书对很多人还有诱惑,尤其是潜在的巨大的培训市场。任何一个证书的产出都意味着背后巨大商业利益,从马赛克所到学会到行会,大家都把能发证当成获取利益的手段。甚至马赛克所的某博士在心理咨询师培训上大放厥词,说自己拥有心理学博士学位就自动取得了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这个说辞拿到国际上怕是要遭同行耻笑的吧?!然而笔者今天并不想讨论心理咨询师培训市场的乱象。似乎国家层面的不统一培训,不搞继续教育,正是反映出这个职业不被需要。


(资料图片)

以西安市场为例,据说目前取得心理咨询师考试的人数超过10万人,经常我们在企事业单位讲座的时候就有身边人和我们说,我也考过心理咨询师证书了,诸多种种。也能看出庞大持证人群(这里的持证人群包含了人社部停考后在其他培训机构取得证书的人数)真正在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数却又寥寥无几。

现实层面国人饱受三年疫情影响,心理问题的出现愈演愈烈,官方的数据一再被刷新。国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在下滑的事实是确凿的。有这么多的病人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心理咨询师吗?

笔者认为这就不一定了,学过三字经的幼儿都知道,昔孟母,则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大家是不是明白了?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当鸡母,鸡娃是被称颂的,自古以来我们山东都是孔孟之乡,考公大省,考研大省。这个以结果为导向,以事实为依据的玩法和心理咨询的伦理原则不符啊。哪管我儿是颠是狂是傻,是焦虑是抑郁是精分,只要能考上清北,那什么都是对的!咨询中,无数的家长以孩子是不是能继续上学,是不是能考好成绩当做康复的唯一标准!

同样我们的企业也不一定需要心理咨询,现代企业和心理咨询紧密结合出现了EAP,员工心理帮助计划的主体是现代工会!工会是为职工谋求经济福利和心理资本的,而我们的企业搞EAP的核心目标是什么呢?

学校需要心理咨询师吗?目前大学,中小学都按照教育部要求配备了心理咨询的部室。那么心理治疗的核心心理咨询师如何选拔和培养呢?大学里搞脑科学研究的专家可以去教授心理咨询技能吗?211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教授们做咨询吗?搞几场团辅就等于心理治疗了?以及学工部或德育校长的管理模式,真的适合心理咨询的伦理设置吗?

来我们继续说,中国的老百姓需要心理咨询吗?

笔者的咨询室曾经统计过来访者最关心的问题,排在前五的有什么呢?

1.价格?

中国的老百姓刚吃饱肚子的年景不够长,即使纳入医保也难长久的承受。

2.环境怎么样?

更阔气的环境好像更值得信服,但是咨询时的核心是咨询师,大量资金投入的那个叫莆田系。能不能安排女咨询师?最好穿裙子。

当被拒绝后,反而觉得我们不专业,因为他去其他咨询公司的时候,人家给他穿了。

3.咨询师的受训背景

曾几何时中德班,中英班等等都是神一样的地位。参加过那些培训的前辈都是心理咨询届泰斗。而近20年,培训项目主业是割韭菜,尤其是马赛克所首当其冲。其结果是,一些根茎粗壮的韭菜们都镀上金光。

同样,让人惋惜的是,有些第一学历不是心理学专业的同学,培训背景并不突出的咨询师被埋没。笔者一直认为咨询师自身人格的健康和稳定性是从业的基础。高昂的督导费和培训成本却淘汰了部分优秀人才。

4.我孩子有病,能不能只治他?

孩子是家庭的产物,孩子是社会的产物。今天孩子的心理健康好像是经济快速发展的衍生物。只要能上五大,压力大点,少玩点,算的了什么?一边说别人卷,自己却也无法停止卷的步伐。即使是自己的孩子,为了工作,事业,钱,我也不能选择放弃,毕竟我也是为了孩子好呢。所以有家长宁愿送孩子去寄宿学校,去某某训练营也不要选择和孩子一起心理成长。

毕竟在中国成绩是刚需,心理健康不是!

1、比尔盖茨的孩子玩手机吗?

2、朋友圈最多超不过多少人?——什么是邓巴数?

3、孩子为什么会撒谎?

4、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如何自我调节?

5、住院精神障碍患者发生防不胜防的伤人或意外事件由谁来承担责任?

6、睡眠意象治疗中水意象的象征意义

7、睡眠意象治疗为什么会行之有效?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每日影视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5   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