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 > > 正文

全球时讯:时隔 40 年再次刊发!C9 登上 Science

2023-05-15 16:05:01 来源:美辑科研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北京时间 5 月 12 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前瞻交叉研究中心钱小石教授在Science上发表题为 "Fluoropolymer Ferroelectrics: Multifunctional Platform for Polar-Structured Energy Conversion" 的论文,对偏氟乙烯(PVDF)基铁电高分子材料在机电耦合、零碳制冷、储能与信息存储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钱小石教授为本文第一作者,上海交通大学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这是Science自 1983 年发表首篇铁电高分子综述后,40 年后再次刊登铁电高分子领域的综述论文。

高分子铁电材料具有可塑性高、易于制造成复杂形状、机械韧性和自发极化等独特的特点,能够实现电、机械和热能之间的高效交叉耦合,产生一系列如储能、压电 / 电致伸缩效应、电卡 / 热释电效应、铁电存储等效应。这些以含氟高分子为主体的聚合物材料可以轻松加工成轻薄、坚韧和柔韧的薄膜和纤维,适用于便携式、小型化和可穿戴的电活性装置。

最新研究表明,氟化烷基(FA)修饰的弛豫铁电四聚物的压电和机电耦合系数首次超过了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压电陶瓷—— PZT 压电陶瓷。在 50 MV/m 的低电场下,该铁电材料达到了 4% 的电致应变。这一进展有望推动高效感知和触觉设备,以及低能耗的电活性驱动器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稍早于以上报道,由类似方法设计的电卡聚合物材料在超低电场下表现出超过 7.5K 的大电卡制冷效应且不易产生疲劳,首次实现了超过百万次的制冷循环。这些电卡聚合物可以提供定制化、零 GWP、节能的制冷 / 热泵解决方案,从而在目前商业热泵、空调和冰箱等产业的碳减排领域贡献力量。

该研究工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 基础研究领域 "、" 原创探索 " 项目等资助。

钱小石教授长期从事功能材料与智能系统研究,参与了多款活性高分子、陶瓷功能材料设计与制备工艺研发,在磁电传感、机电耦合、介电储能与电卡制冷等领域开展面向工程应用的基础研究工作;研制了世界首台利用塑料制冷的芯片制冷系统,首次实现了无人工干预、无电子电路控制的软物质自主向光性、趋光性驱动。

近两年,该团队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利用高分子化学方法突破了电卡、压电高分子与器件应用相关的物性瓶颈,进一步完善了极化高熵材料中电致相变的电介质物理图像,设计并制造了系列电卡制冷系统样机。相关基础研究工作发表于 Nature ( 2 篇 ) 、Science ( 2 篇 ) 等高水平学术刊物,相关应用研究成果所涉及的多项专利已获国家专利授权,并在国内相关企业产业化,填补了国内空白。

论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g0902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每日影视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5   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